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

用想像力改變世界!學生自治工作坊開跑

清明連假之始,在台灣學生自治教育推廣團隊青平台基金會聯合主辦下,「學生自治工作坊」計劃展開第一場活動。這場以「什麼是學生自治?」的座談,邀請到《踏入學生自治的世界》的作者林少軒,與前政治大學學生會會長許韋婷進行對話,席間並與各校學生自治幹部,以及許多有意參選的人,共同展開交流、學習。

許韋婷首先以自己在政大的修改校方的組織章程為例,指出學校作為學生的主體性,理應參與校務決策,並且還要有能力提案,並非只是形式上的參與。接著,擔任政治大學學生會會長任內,也正好時值「大學法人化」的爭議之時,許韋婷聯合了當時國內各大學的自治幹部,在《大學法》修正的同時,也為學生自治提供有法源依據。

在修改完大學法之後,有沒有實質落實學生的校園參與?有機會在外演講的林少軒表示,在某個相關的研習場合中,「現場竟然有1/3的學生會幹部不知道什麼是行政會議,另外1/3是知道但沒參加過、最後的1/3是不知道自己參加的是行政會議」。驚訝之餘,林少軒興起了寫書的念頭,並藉由擔任過教育部「學生自治及公民教育實踐政策諮詢小組」召集人的經驗,進行相關的調查研究。林少軒分享道,調查的結果大大打破以往認知的刻板印象,例如具有指標性的國立學校,投票率有卻會低於私立大學,某種程度上,是反映了私立大學學生會,在校園經營與組織認同上,是勝於國立大學的。

身為具指標性的國立大學學生會會長,許韋婷話鋒一轉:「我們以前遇到高教的問題,都會有篇幅報導學生會的立場,我們在任內其實都會接到不少電話,那現在呢?」許韋婷指出,在離開校園之後,發現學生會漸漸式微的趨勢。「如果有某個高等教育的規定是不合理的,那各校學生會會長跑哪裡去了?又或者是有人在推動討論和改革,為什麼媒體不再關注 了?是學生自治不見了還是不被在乎了?」
林少軒藉此說明台灣學生自治教育推廣團隊的成立緣由,是試圖解決許多各自觀察到的問題。除了許韋婷的觀察以外,還有行動力的衰退:「就算今天學生自治納入體制中,這些人去開會,好像以為坐在那天發言,就是公共參與了。」而為了增進對學生自治組織的相關知能、促進對於相關治理念的交流,志同道合的夥伴們,便著手規劃成立社團法人的立案事宜。許韋婷並進一步邀請席間參與的夥伴們,能在接下來的系列活動中,呼朋引伴、共襄盛舉。

    沒有留言:

    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