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

體制內外的校務參與&學權工作

  • 與談人:
     張道琪(學權小組)
     林少軒(前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會長)
一、前言
張:治校的三個位置:行政人員、學生、教師,處在不同位置對學校的想像不同,得先了解我們所面對的位置,才能理解壓迫與分配的問題。在體制內的溝通管道,例如校務會議,學生或者沒有席位,或者缺乏充分發言的機會,學生明顯是受壓迫弱勢的一方。因此,當我們所說的體制外,就是學生自己創造其他的溝通管道,與學校或體制對抗的可能。

林:道琪是因為對學生會失望而轉到體制外,我則是想要進入改變學生會。在學生會處理衝突的經驗裡,我學到傾聽他人瞭解對方的訴求才能創造雙贏,我認為學生自治就是處理自己與所處環境的權利和義務,由大學法賦予保障,並且尋求全體師生和諧的共識,自治不是讓學生獨斷決定,同時要兼顧學校、社會的認同與承認,促成更多的合作機會。



二、持續從事學生自治的理由、以及所看到其中的問題為何?


張:有兩個問題,一個關於學生會代表性,一個是學生會內部參與者的意識問題。清大研究生六千多人,研聯會投票數只有一百多,要作為研究生代表的基礎很薄弱。學生會成員意識,有一個問題是學生一下子從自己變成代表,還未意識清楚前就要跟學校對抗,我認為在尋求師生和諧關係前,學生要先認識學生是什麼,知道何謂學生權益,進而再去尋找戰鬥位置不論是否進入學生會裡。

林:和諧不是指乖乖聽從老師的話,而是用理性的態度在會議桌上談判,即使現場氣氛針鋒相對,在會議上還是能夠解決很多事情。另外,學生會也有必要受到正當性的檢驗,看是否真的達到反映民意的功能。


三、對於「體制內就是被收編,作學校的傳聲筒」的說法有什麼看法?
林:走上這條路就會面臨這些質疑,也有看過覺得穿西裝當代表就很風光的人,不過要認清自己的界線,當代表要傳達的是學生的聲音,如果進入會議需要經過官方名單審查,那這種會議乾脆就不要參加了。

張:之前高師大有發生過一件事情,使得我們學權小組發現原來各大學裡仍然有戒嚴法的存在,內容不一,因此我們開始針對大學的學生權利做普查。我們的夢想是,如果我們是對的,就能夠獲得多數的認同進而造成改變。


四、對於「體制外不但無法解決問題,反而造成對立」的說法有什麼看法?
張:反抗是由於受到壓迫,但是反抗不該變成暴動,體制外就是希望把反對力量組織起來形成民意,成為一股可討論的力量。

林:當學生與上層溝通時,我認為我們該用他們能接受的態度以達到溝通的可能,否則衝撞後曲終人散雙方都不服氣,也沒有共同討論問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